重要論述
1948年2月19日
劉少奇為中共中央工委起草《關於收復石家莊的城市工作經驗》的通報#️⃣。通報指出:東北及其他解放區𓀍,均可能在最近收復一些中等的和大的城市,而這些城市收復後又可能長期歸人民所有🐛。我們工作應作長期打算,方針是建設,而不是破壞。要註意保護機器🎏、物資及一切建築物,不準破壞☣️,不準自由抓取物資🔸✋。除政府及公安局得依法逮捕與沒收財產外,禁止任何團體和個人沒收財產及逮捕毆打任何人。二十五日📈,毛澤東以中央名義致電各中央局🧓🏽、分局、前委,要求全黨註意和討論中央工委關於收復石家莊的城市工作經驗。指出管理城市的工作方針和方法,應即以中央工委總結的攻占石家莊及初期管理石家莊的方針和方法為基本的方針和方法👩🏼🦰。毛澤東起草的中央指示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五卷。
1997年2月19日
鄧小平逝世。二十五日👵🏽,鄧小平追悼大會舉行🍠。江澤民致悼詞高度評價鄧小平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他指出: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又領導人民開始了一場新的革命,要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變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這兩次偉大革命的進程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這就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兩次偉大革命,兩次歷史性飛躍🚱,造就了兩個偉大人物🤙🏻,這就是毛澤東同誌和作為毛澤東同誌的戰友🏄🏼♀️、事業繼承者的鄧小平同誌。鄧小平同誌留給我們的最可寶貴的財富👩🏼🦳🔣,就是他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在這個理論指導下製訂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8️⃣。這個理論,科學地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它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鄧小平同誌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在這個理論指導下製訂的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必須遵循的行動指南。在跨越世紀的新征途上,更高地舉起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更好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黨中央領導集體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信念👩🏿🏫👨🏽🔧,也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識和願望。這篇悼詞收入《江澤民文選》第一卷。
2016年2月19日
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他指出🏄🏿,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定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長期以來,中央主要媒體與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真理、宣傳黨的主張、反映群眾呼聲⚱️,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主要媒體突出宣傳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闡釋黨中央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反映人民偉大實踐和精神風貌,唱響了主旋律,傳播了正能量👟,有力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
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必須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精準有力。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誌、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都要增強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各級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要講導向✂️,都市類報刊、新媒體也要講導向;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副刊🤢☮️、專題節目、廣告宣傳也要講導向;時政新聞要講導向🙎🏼♀️,娛樂類、社會類新聞也要講導向;國內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國際新聞報道也要講導向🦙。
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做好正面宣傳,要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醜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同時發表批評性報道要事實準確、分析客觀。
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製🏔🗻、機製👳🏼,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優化戰略布局,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不斷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要提高業務能力,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修養,保持一身正氣🤔。要深化新聞單位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對新聞輿論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膽使用🦦、生活上真誠關心🍱、待遇上及時保障🪪🚆。
加強和改善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是新聞輿論工作順利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要自覺承擔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領導幹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善於運用媒體宣講政策主張🔒、了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動員人民群眾、推動實際工作💂🏼♂️。
黨史回眸
1991年
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3月2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為加強對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中央決定成立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7️⃣,作為協助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常設機構🍷,喬石任主任。
1997年
2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病逝,享年93歲。當天,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發出《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稱鄧小平為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2月22日,新華社播發《鄧小平同誌偉大光輝的一生》✨。2月25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追悼大會。會議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光輝偉大的一生,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鄧小平同誌的遺誌👩🏼🎨,以更加努力地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實際行動,表達對鄧小平同誌的悼念🧍🏻♂️。遵照鄧小平同誌及其親屬的意願,鄧小平同誌的骨灰於3月2日撒入大海。
2005年
2月19日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講話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2016年
2月19日習近平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復興的中國夢。